
近期,中国证监会对《上市公司治理准则》(以下简称《准则》)进行修订,自6月15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2002年《准则》发布实施以来,对于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、指导上市公司规范运作、促进上市公司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。近年来,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稳步增长,类型逐步丰富,投资者结构日趋多元,以《公司法》《证券法》为基础的上市公司监管法规体系不断完善,同时上市公司治理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,修改完善《准则》具有现实必要性,也具备了较好的法制和实践基础。与此同时,199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的《公司治理原则》也经历了2004年、2015年两次修订。因此,有必要修改《准则》,吸收借鉴公司治理国际先进经验,更好地与国际接轨。
一些移民权利的维护者认为,在这起案件中,美国政府在打击非法移民方面做得太过分了。网友也纷纷对此事表示不满,留言评论称此事“悲哀”“可耻”。还有网友称,“我希望他为这件事状告联邦政府”。这起事件中,加利西亚的墨西哥裔身份,给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招来了“种族歧视”质疑。有网友讽刺道,“所以,美国公民被关押至少三周,是因为他们对于移民及海关执法局(ICE)来说‘不够白’”
此外,纪录片《厉害了,我的国》也是一季度电影市场的亮点,3月2日上映当天,便刷新了中国纪录电影上映首日票房纪录,影片上座率38.8%。这部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和成就的纪录片,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。截至目前,该片票房已接近4.8亿元,创造了我国电影市场上纪录电影票房的纪录。
刘跃进介绍,中国相关主管部门相互协作、密切配合,在4个月内完成了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管的法定程序。特别是科学界定了“芬太尼类物质”的法律定义,既保证管制范围的广泛性、可扩充性,又确保最大限度减少对医药、工业、科研及其他合法用途的影响。刘跃进表示,公告公布实施后,主管部门将抓紧制定出台“办理芬太尼类物质犯罪案件适用法律指导意见”“芬太尼类物质犯罪案件立案追诉标准”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。加快推进毒品实验室建设,开发通用型现场快速筛查设备和安全防护装备,制定检验鉴定公共安全行业标准,推进监测体系建设,全面提升芬太尼类物质等新型毒品监测预警、现场查缉、检验鉴定和危害评估水平,确保整类列管在执法和司法实践中取得实效。
相比于以往“大而广”的全面降准,此次定向降准属于“小而精”,无论是释放的资金规模,还是适用的机构范围均较为有限。因此,相较于降准政策本身的影响,政策宣布时点及其背后隐含的政策信号更值得关注。本次降准消息宣布时点有两个特殊之处:一是选择在股市开盘前而非收盘后公布消息,实属罕有;二是在4月央行态度坚决地两次辟谣定向降准后,5月首个交易日就宣布降准,有些出乎意料。4月定向降准预期落空后,市场普遍预期下一个时点会在6月,5月宣布定向降准让部分市场人士颇感意外。
成本方面,1-10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和费用合计为92.59元,同比降低0.25元;其中,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.27元,降低0.25元。杠杆方面,10月末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.7%,同比降低0.5个百分点。其中,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%,降低1.6个百分点。